非破坏性绝缘预防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绝缘预防性试验中的非破坏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判断
综合分析的必要性每一项预防性试验项目对反映不同绝缘介质的各种缺陷的特点及灵敏度各不相同。因此对各项预防性试验结果不能孤立地、单独地对绝缘介质做出试验结论。而必须将各项试验结果全面地联系起来,进行系统地、全面地分析、比较,并结合各种试验方法的有效性及设备的历史情况,才能对被试设备的绝缘状态和缺陷性质做出科学的结论。
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原则
根据现场试验经验,常采用比较法:
与设备历次(年)的试验结果相互比较,如有明显差异,则可能存在缺陷。
例如,对某66kV电流互感器,连续两年测得的介质损耗因数分别为0.58%和2.98%,均没有超过规程规定的3%。投入运行,结果10个月后发生爆炸。实际上,只比较两次试验结果(2.98/0.58=5.1倍),就可以做出不合格判断,避免事故的发生。
与同类型设备试验结果相互比较。因为对同一类型的设备而言,其绝缘结构相同,在相同的运行和气候条件下,其测试结果应大致相同。若悬殊很大,则说明绝缘可能有缺陷。
例如,对某66kV电流互感器,连续两年测得的三相介质损耗因数分别为A相0.213%和0.96%;B相0.128%和0.125%;C相0.152%和0.173%,均没有超过规程规定的3%。但A相连续两年测量值之比为0.96/0.213=4.5,而且较B、C两相的测量值也显著增加,其比值分别为:0.96/0.125=7.680.96/0.173=5.5。
由综合分析可见:A相介损因数虽未超过规程要求,但增长速度异常,且与同类型设备比较悬殊较大,故判断绝缘不合格。打开端盖检查,上盖内有明显水锈迹,说明进水受潮。
同一设备各相间的试验结果相互比较 因为对同一设备,各相的绝缘情况应该基本一样。如果三相试验结果相互比较差异较大,说明有异常的相绝缘可能有缺陷。
例如,某磁吹避雷器(每相由两节110J组成)由兆欧表测量并联电阻的绝缘电阻,其中一相∞,另外5节均在800~1000M2范围内,说明为∞的那一节可能有问题,后来又测量电导电流并拍摄波形,发现并联电阻出现了断线。
与《规程》的要求值比较,对有些试验项目,规程规定了要求值,若测量值超过要求值,应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或再结合其他试验项目来查找缺陷例如,某66kV电流互感器,测得A、C相得绝缘电阻均为25MΩ,显著降低;测得该两相的介损因数和电容值分别为:3.27%和1670.75pF;3.28%和1695.75pF。介损因数超过规程要求3%,Cx较正常值102pF增大约16.4倍根据上述结果可判断绝缘受潮。检修时,从该互感器中放出大量水,证实了上述分析和判断的正确性。
结合被试设备的运行及检修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上一篇: 继电保护装置校验周期和校验内容的规定
- 下一篇: 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的检查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