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区别及应用
极化指数是指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通过测量绝缘材料的电阻值随时间的变化,并据此得出的一个比率。它通常使用直流电源施加在绝缘材料上进行测试。测试时,在初始时间点记录电阻值,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电阻值。极化指数即为两个电阻值之间的比率。
实际上极化指数(PI)和吸收比(DIR)是两个重要的绝缘参数,用于评估高压电力设备的绝缘状况。它们是通过测量绝缘电阻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来获得的,可以反映出绝缘材料的极化程度和漏电流的大小。
在实际绝缘测试中的区别
极化指数
极化指数(PI)定义为1分钟后绝缘电阻值与10分钟后绝缘电阻值的比值。它主要反映了绝缘材料的极化过程,即介质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排列情况。PI值越高,表明绝缘材料的极化程度越强,漏电流越小,绝缘状况越好。
吸收比
吸收比(DIR)定义为15秒后绝缘电阻值与1分钟后绝缘电阻值的比值。它主要反映了绝缘材料的吸收过程,即介质分子在撤去电场后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过程。DIR值越高,表明绝缘材料的吸收性能越好,漏电流越小,绝缘状况越好。
不同的标准要求
根据相关标准规定,高压电力设备的PI和DIR值应满足以下要求:
对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设备,在常温下,PI值应不低于1.3,DIR值应不低于1.5。
对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设备,在常温下,PI值应不低于1.2,DIR值应不低于1.4。
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和应用
对于大容量和吸收过程较长的被试品,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有时吸收比值R60s/ R15s尚不足以反映吸收的全过程.
此时,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即10min时的绝缘电阻(R10min)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R1min)的比值PI来描述绝缘吸收的全过程,PI称作绝缘的极化指数,即:PI= R10min/ R1min
在工程上,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反映发电机、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等设备绝缘的受潮程度。绝缘受潮后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值降低,因此它是判断绝缘是否受潮的一个重要指标。
- 上一篇: 交流耐压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的区别
- 下一篇: 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在发电机试验中的应用